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素养,本次带领大二学生前往香河景泰蓝珐琅厂进行研学实习活动。景泰蓝工艺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此次实习,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传承意识。
2025年6月20日中午,由王甜、曹玲、王超和段润发四位老师带领河北地质大学宝石与材料学院的珠宝设计专业大二学生前往廊坊市香河景泰蓝珐琅厂进行实习。在出发前,组织学生进行了实习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强调了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规范、工具使用方法、工作室内的纪律要求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全、有序地参与实习。

到达景泰蓝珐琅厂后,首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工厂的各个区域。学生们对琳琅满目的景泰蓝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精美的文创产品到大型的装饰摆件,每一件作品都让他们惊叹不已。工作室的师傅详细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材料,如铜胎、珐琅釉料等,并讲解了不同材料的特性及其在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与师傅交流,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掐丝要这么细致?”“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师傅耐心地解答,并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制作经验和心得体会。这种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景泰蓝工艺的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专注与执着。经过四天的努力,学生们都完成了自己的景泰蓝果盘作品。虽然作品在工艺上还稍显稚嫩,但每一件都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创意。有的学生设计了传统的花卉图案,有的则融入了现代元素,如卡通形象等,展现了独特的个性。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学生珍贵的纪念品,也是他们学习成果的直观体现。在实习活动的最后,工厂组织了作品评选活动,经过师傅的综合评定,共评选出了7名金、银、铜奖和特别大奖。获奖作品在设计创意、制作工艺和整体美观度上都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才华和努力。评选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地追求卓越。

通过此次实习,学生对景泰蓝工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全新的体验。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铜胎制作、掐丝、点蓝等操作技巧,了解了景泰蓝制作的复杂性和精细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耐心、细心和专注力,这些品质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习时间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些仓促,特别是在掐丝和点蓝环节,未能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技巧。今后可以适当增加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完成度。

本次非遗景泰蓝工艺研学实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学生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精妙和手工艺人的匠心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