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8月11日,宝石与材料学院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刘昶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张家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纪念馆和张家口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深刻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

参观纪念馆,重温“全民抗战”热血史诗。上午9时,实践小分队走进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纪念馆,馆内“民族危难”“抗日烽火”“收复失地”“绝地抗争”“浩气长存”五个展区生动地再现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篇章。刘昶江老师沿着清晰的时间脉络,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当年英勇抗击日寇、收复失地的艰辛历程。队员们凝视着馆内一件件历经战火的展品、一张张定格历史的图片、一幅幅珍贵影像和逼真的场景复原,被抗日同盟军将士们顽强拼搏、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这些历史见证让自己对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他们前行。

缅怀烈士陵园,传承红色薪火。下午2时,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张家口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巍峨矗立,静静诉说着英雄的故事。这里安眠着在抗日斗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6703 名烈士,功德牌坊上镌刻着烈士们的英名,他们的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师生列队肃立,神情凝重,向先烈们深深默哀致敬。随后,师生缓缓参观了陵园内的英雄雕塑和纪念碑,刘昶江老师认真讲述了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学生们认真聆听,眼神中充满了对先烈的崇敬与追思。一名学生动情地说:“看到这么多无名烈士的墓碑,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先烈为榜样,肩负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
沉浸研学,让红色精神在“地质人”身上绽放时代光芒。走出烈士陵园,刘昶江老师向同学们深情地讲述了抗战时期地质工作者冒着敌人的炮火,深入敌后勘测矿产资源,用专业知识支援前线的英勇事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地质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奔赴祖国各地深山荒野,为国家的工业发展找到急需矿产资源的故事。讲述了有的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勘探中不幸牺牲,有的在艰苦环境中积劳成疾,但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地质事业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正是红色精神的延续和体现,是地质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同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队员们驻足沉思,深刻体会到“地质报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纷纷表示,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
以青春之我,铸就时代辉煌。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是宝石与材料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次生动实践,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教育学习,师生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深切感悟了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血脉,让红色血脉在实践中得以延续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