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发展 -> 正文

党建领航促发展 青春实践助转型——宝石与材料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司家营铁矿开展绿色转型调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30  来源:   点击量:

为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行动,用心守护绿水青山,用爱造福地球家园,7月20日,宝石与材料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王雅静老师带领下,前往冀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在产矿区—司家营铁矿,开展为期5天的“青峦探矿行”主题调研活动,探寻我省矿山企业在传统能源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及现状,了解我省矿山企业绿色转型的创新策略,探索可持续发展有效路径,助力美丽河北建设。

调研期间,全体人员接受了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才允许进入矿区,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队员们首先进入矿山的“智慧大脑”—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直播”着矿区各条关键生产线的运行实况,从采矿到破碎、磨选、产品输送,各车间的作业场景高清呈现,动态更新着各工作面的设备状态、生产效率、矿石品位、能耗指标等关键参数。工作人员熟练操作着系统,对生产流程实时监控、精准调度、智能预警,这套深度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智能系统,生动展现了现代科技如何深度赋能传统产业,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的生产变革,彻底颠覆了队员们对传统矿山“傻大黑粗”的刻板印象,直观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促使他们深刻反思自身所学专业在未来产业升级浪潮中的定位与价值,对科技如何重塑传统产业并驱动可持续发展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入的认知。

随后,实践小队先后参观了生产车间和尾矿库。通过深入交流学习,司家营铁矿在创建绿色矿山的过程中,为克服传统作业设备受地形和安全因素制约、效率低、入磨品位不稳等难题,率先引入移动破碎干选技术,有效提升了矿石品位。将原来的磁重联选流程改造为“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这些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提质的技术探索与实践,为队员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实践小队特别关注司家营铁矿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举措,队员们就尾矿资源化利用、矿区生态修复、节能降耗技术应用等与矿山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面对矿区土地资源紧张的严峻挑战,司家营铁矿创造性地将尾矿库建设与邻近范各庄煤矿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工程相结合,这一举措在国内开创了在持续采动影响环境下成功建设平地尾矿库的先河。生产流程中产生的尾矿经浓缩后,通过高压隔膜泵远程输送至该尾矿库,而尾矿水则实现了闭路循环利用,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废弃地的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利用,而且为干旱缺水地区矿山的高标准生态治理提供了良好示范。亲眼目睹这一系统性解决方案,队员们深刻领悟到尾矿库的科学规划与精细化管理在矿山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宝石与材料学院深化“党建+实践”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队员们充分了解到企业在“两山”理念与“双碳”背景下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成果,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扎根基层,以专业知识推动矿山绿色升级的使命感。大家表示,将认真总结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省传统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学院常用联系方式

编审/王夕恋 金翠玲   编辑/王学慧 边泓旭

联系电话:0311-87207272    常用邮箱:hgubsxy@126.com

扫一扫 关注

版权所有 宝石与材料学院 2021 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安东路136号